湖北之声报道:湖北粮食生产再创佳绩,实现面积、产量“双增”
12月6日从国家统计局传来好消息:2021年,湖北粮食生产再夺丰收,实现面积、产量“双增”。
据统计,今年湖北粮食种植面积7029万亩,同比增加61.5万亩,增幅0.9%;粮食总产量552.9亿斤,同比增加7.5亿斤,增幅1.4%。
(湖北南漳县东巩寨子米种植基地稻谷丰收场景)
“双增”的背后,是湖北始终将确保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首要任务来抓。湖北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并将粮食生产纳入了乡村振兴考核的范围,增强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肖长惜告诉记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今年再次把党政同责的具体要求贯彻落实到了县委县政府,把我们湖北粮食生产的面积任务分解到了县市区,同时在春耕、秋播关键农时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现场会议。”
面积、产量“双增”也和湖北多年来持续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有关。为高效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着力构建制度体系,先后制定《湖北省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实施细则》《湖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激励实施细则》等10多项制度规定,全面规范项目立项、工程建设、建后管护、资金拨付等环节,今年国家安排湖北省4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目前,湖北已完成了90%。
算了算今年村民们的种粮收入,产粮大市枣阳市鹿头镇丁庄村副书记王新宇笑了,同样种一亩地的粮食,今年村民们收入翻倍了。王新宇说,关键因素是村里改建了高标准农田,昔日的“望天收”变成了增产田,“去年搞高标准农田,我们村的堰进行清淤,边上做硬化、护坡,蓄水这一块有保障,水通了,现在老百姓收入肯定增加了,比如一亩麦子,能赚个600块钱,种水稻的话,能够有1200收入。”
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截至目前,全省建设高标准农田超过3700万亩,为确保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硬支撑。
(湖北枣阳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水稻实现丰收)
“双增”的背后离不开农机农艺相结合,良种良法相配套。每到春耕、夏管、秋播关键农时,荆楚大地都活跃着农技人员的身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肖长惜介绍:“今年,针对病虫害多发频发的态势,我省积极组织绿色防控,专业化统筹统治,全省农作物病虫防控面积达到了4.2亿亩次,减少粮食损失大概在82亿斤以上。”
同时,湖北实施了夏粮百日攻坚、虫口夺粮保丰收、强科技提单产等系列行动,农业生产实用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有效提升了农民科学种田技术水平。在安陆市棠棣镇香米种植示范基地,湖北禾丰粮油集团有限公司种植处负责人李兴国告诉记者,基地旁建了一个10000多立方米的集污池,他们把基地周边4个乡镇的畜禽养殖粪便收集起来在池里集中处理,经过发酵形成的有机肥,用于水稻的肥料,种出的稻米白净发亮。 “基地种植的大米品种吸肥量很大,如果使用的肥料过多,会严重影响米质的口感。所以我们选用有机肥,确保种出来的稻谷品质优。今年有机稻的产量预计在350-400公斤左右,一亩田增产25公斤左右。”
数据显示,今年,湖北夏粮、早稻、秋粮方面,除了早稻面积略有下降外,产量均同比增长0.3、4.5、1.5个百分点,实现季季增产。
(湖北之声记者李丽、刘飞、周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