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清出席“科技赋能、问稻湖北” 产业发展现场观摩研讨活动
9月16日,“科技赋能、问稻湖北”产业发展现场观摩研讨活动在荆州举办,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李顺清出席活动并讲话。
会上,特色优质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专家围绕“特色优质水稻品种筛选应用、优质稻保优技术栽培集成应用、特色优质稻品牌创建与产业化、稻鸭生态种养模式研究与技术集成应用、聚γ-谷氨酸对水稻产量品质的调控”五个方向进行了汇报分享,其他与会专家以及新型主体代表围绕科技服务水稻产业发展进行了交流发言。技术首席黄见良教授对前期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阶段工作做了部署。厅科教处、厅种植业处负责人分别从各自角度肯定了项目前期取得的成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
李顺清指出,2012年以来,我省先后建设了2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走过了快10个年头,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来看,支撑更加有力、服务更加直接、互动更加紧密、成效更加显著,正迎来大有可为的全新发展阶段。
李顺清强调,体系工作头绪多、要求高、担子重、责任大,要突出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明确产业体系目标定位。聚焦产业发展诉求、技术推广要求和市场有效需求,搭建基础研究平台、应用研究平台和校地合作平台,实施“产学研推企”精准对接,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二是明晰产业体系发展任务。聚集专家力量、聚合要素资源、聚焦短板弱项,开展全产业链联合创新,充分体现体系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将有限目标任务逐一分解、逐点明细、逐项落实,推动更多资源要素定向整合、更多创新成果涌现应用。三是找准产业体系实施路径。充分考虑市场容量、行业标准、自然条件、产业配套等方面实际情况,选好体系专家、选准瓶颈问题,坚持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做到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方法精准、结果可期。四是加强产业体系组织实施。把科技资源、优势产业、生产主体三大要素捆在一起,把行政管理、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三股力量合在一起,疏“堵点”、攻“难点”、通“断点”,做到“心中有数(发展目标)、眼中有活(存在问题)、手中有方(解决方案)、脚下有印(服务效果)”。
活动期间,代表们实地观摩了“荆州大米”“千里江陵”区域公用品牌水稻品种展示基地、千亩优质专用稻保优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和江陵县巷子深米业全程智能化稻米加工生产线。
厅科教处、省农技推广总站主要负责同志,厅种植业处、华中农业大学科发院重大项目处负责同志,特色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以及产业体系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长和新型主体负责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