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报道:“一村一品”让“土货”身价倍增

11月3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云梦县下辛店镇白水湖村(藜蒿)、大悟县河口镇金墩村(抹茶)入选。至此,孝感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到14个。

“一村一品”,指以村为基本单位,按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地方(村、乡镇、县域)拥有一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近年来,孝感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将其作为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抓手。

11月中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看孝感如何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

云梦下辛店镇白水湖村:带动20个村种植万亩藜蒿

11月18日,走进云梦县下辛店镇白水湖村,路边大棚里绿意盎然,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剔叶、打捆藜蒿。

半个月前,这里刚被评上全国“一村一品”藜蒿产业示范村镇。

白水湖村种植的藜蒿品种为大叶青秆藜蒿,原本生长在云南昆明一带。2001年,村民邓贵想在云南昆明打工,看到当地藜蒿销得俏,便将藜蒿种子带回家乡试种。

藜蒿喜水耐水,白水湖村多是湖沼平原,水源丰富、土质肥沃,适宜其生长。邓贵想第一年试种几分田,长势喜人。一茬收下来算账,收益是种水稻的3倍。

尝到甜头,邓贵想将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几十亩。消息传开,不少村民纷纷试种。

试种过程中,村民们发现:藜蒿种植期为每年9月至第二年4月,要保持土壤肥力,土地就得休耕半年。如何补上休耕短板?

2008年,在当地农业局的技术指导下,种植户们开始尝试稻蒿轮作。“既能改善土地肥力,增加产量,还能给农民增收。”白水湖村党支部副书记邓安红说,稻蒿轮作后,藜蒿平均亩产达3000公斤,亩均纯利可达1万元以上。

高收益的吸引下,白水湖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上藜蒿,面积逐年扩大到2000多亩。

藜蒿种植发展红火,也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90后刘近星,原本在外从事服装销售。看到藜蒿市场行情好,也回乡种起藜蒿。

“不能只是种藜蒿,还得‘种’品牌。”刘近星思路清晰:蔬菜产业要打造品牌,首先得提高品质、保障安全。

2016年,刘近星成立当地首家藜蒿种植合作社——仁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率先推行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种植。

合作社设立农资配送超市,统一为社员提供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统一制定种植技术标准,推广绿色种植模式,并专门派人指导社员种植。

保证藜蒿生产情况可查可溯,合作社制定蔬菜生产记录册,要求社员全程记录种肥药的品种、时间、用法和用量以及采收时间、采收量等内容。每批次藜蒿只有通过抽检合格后,才能出村进城。

在刘近星的示范带动下,白水湖村藜蒿基地先后被列为全省农业“三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产品远销湖南、安徽、广东、山东等地。

随着白水湖藜蒿名气大增,近年来,该镇投入近两千万元,不断提升藜蒿示范区沟渠、道路等基础设施水准,引导村民扩大种植规模。

如今,白水湖村藜蒿种植面积达到3000余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67%。同时还带动周边同合、丰乐、安定、台湖等近20个村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

应城市汤池镇:擦亮“楚天甲鱼第一镇”品牌

说到汤池,最出名的要属温泉。其次,就是甲鱼。

2011年,汤池镇作为孝感首个入选国家“一村一品”的示范村镇,主导产品就是甲鱼。10多年来,汤池甲鱼产业不断壮大,如今年产量1500万斤,被称为“楚天甲鱼第一镇”。

个中秘笈何在?镇党委副书记李孜给出的答案是:从规模化到产业化,汤池蹚出了一条新路。

在汤池提及养甲鱼:“那要从陈毛智算起。”1988年,汤池镇农民陈毛智,在自家池塘探索甲鱼人工养殖。

他养的甲鱼和别人不一样:长得快,肉质鲜嫩。原来,他是用温泉水养甲鱼。甲鱼有冬眠习惯,生长期只有七八个月,常规养殖一年长1斤。而用温泉水养殖后,甲鱼生长快,有的1年就能长4斤。

此时,甲鱼在市场上被称为“软黄金”,售价高达每斤220元。陈毛智并不吝啬,只要村民来学,他就把自己摸索的技术无偿提供。跟着陈毛智养甲鱼的人越来越多,汤池甲鱼养殖面积逐渐扩大,在市场上也有了一定名气。

但1996年,全国甲鱼市场价格大幅下滑,与养殖成本倒挂,不少养殖户的利润积累都亏空殆尽。

汤池人痛定思痛,开始谋求变化:单个养殖户抗风险能力差,还是要抱团闯市场。

很快,陈毛智牵头组建汤池甲鱼养殖协会,唐余庆、杨义平等养殖大户积极响应,加入协会。在镇党委支持下,协会成员分别成立7个专业合作社,共享养殖技术、服务、销路等,一起抱团做强产业。

合作社每年聘请技术专家指导强化种苗提纯复壮工作,确保甲鱼品质纯正。各合作社带头人组建“土专家”技术攻关小组,打破单纯依赖温泉水养殖的局限,逐步摸索出锅炉供热温棚饲养技术;同时推行虾鳖、鱼鳖混养,以及稻鳖共生生态养殖新模式,将甲鱼养殖推广至普通农户。

为扩大甲鱼销路,各合作社与湖北柒味食品集团合作,共同研发卤制甲鱼、甲鱼汤、甲鱼粉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2015年,应城汤池甲鱼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汤池镇“楚天甲鱼第一镇”的名号越叫越响。

为进一步擦亮品牌,汤池镇政府决定在优势基础上参照工业产业集约发展模式,建设集规模化养殖、销售、品牌打造等元素于一体的现代化甲鱼产业园。

今年1月,汤池镇在甲鱼养殖扎堆的洪河、方集两村拿出520亩集体土地,依托原汤池中华鳖良种场旧址拉开现代产业园骨架,配套道路、水电、绿化、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

李孜介绍,甲鱼“入园”,不仅能规避用地、排污、养殖病害等经营风险,还能让养殖户抱团经营,发挥节约成本、打造品牌的强大优势。

唐余庆算了一笔账:园区建好后,除去甲鱼温棚、饲养池等建设投资费用,按目前平均市场价格,每亩收益近30万元。

安陆市巡店镇:精加工让白花菜身价倍增

安陆市白花菜,是一种地方特色蔬菜,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即有“奇香味绝”的美誉。其产量之多、质量之优均超过外地,《安陆县志》记载:“他处皆不及,亦土性异也”。尚有民谣云:“安陆白菜花,十八九个爱。色美美得奇,味香香得怪。家里来了客,吃了还想带,游子种他乡,减了相思债。”

安陆市巡店镇素有“白花菜之乡”美誉,种植历史悠久。由于白花菜不能鲜食,当地农户都是将其制成腌菜。1996年,该镇成立白花菜厂,专门收购白花菜,制成腌菜后售卖,多销往本地食堂、餐馆等地。土法腌制的白花菜质量不稳定,且容易变质。销路受限,白花菜厂一度经营困难,不少村民扩种的白花菜烂在地里。

2001年,本镇人陈军回乡接手白花菜厂,更名为唐宋食品有限公司。经过市场调研,他决定改变此前原始粗放的加工方式,尝试精深加工。

陈军从外地引进半自动化生产线,进行标准化生产,提升白花菜品质;请教技术专家,将白花菜保质期延长至一年。同时,他将散装腌菜改成小包装或礼盒装,便携、易存放。推向市场后,“唐宋”牌白花菜很快成为当地礼送亲友的特色产品。安陆白花菜渐渐与孝感米酒、孝感麻糖齐名,并称为“孝感三绝”。

安陆白花菜名气渐涨,但在陈军看来,加工方式仍比较初级、单一。“市场价格也低,主要靠走量,薄利多销。”

2009年,安陆白花菜被评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冲着这一金字招牌,元畈食品来了。

“不做腌菜!”元畈食品经理黄学华决定另辟蹊径:生产干白花菜。干白花菜的外形和味道酷似梅干菜,口味上更具普适性。推向市场后一直在广东、湖南等地俏销。

腌菜变干菜,白花菜身价一下涨了3倍多。黄学华介绍,一包80克腌制白花菜的零售价是2.7元,而一包100克的干白花菜却是10元。

元畈食品的创新之举,也打开了陈军的思路。

去年,陈军开始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研发以白花菜为主的酱制品,比如白花菜牛肉酱、白花菜肉丝酱、香辣白花菜等。

“单罐市场定价不低于15元,比腌菜附加值高多了。”看到市场前景广阔,今年陈军投资400多万元,引进两条全自动生产线,全力生产新产品。

从腌菜到干菜,再到酱菜,白花菜经过精加工后身价倍增,在安陆已成为年产值近3亿元的产业。

白花菜的身价增值之路仍在继续。巡店镇党委书记李冰凌介绍,该镇从武汉引回一家电商团队,开设安陆特色农产品直播间,计划将安陆白花菜打造成网红产品,从安陆走向全国。

“卖个农产品,干嘛要花这么多钱建产业园,又不是做工业品?”当汤池镇党委就甲鱼产业园规划征求养殖户代表意见时,养了20多年甲鱼的唐余庆表示不解。

唐余庆的疑问在农村颇具代表性。在采访中,我们发现,不少乡村农产品生产存在产业层次较低、深加工不足、产业链不长等问题。

孝感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科邢强表示,“一村一品”,绝不是简单地形成一个产品,而是要彻底改变传统农业生产、加工和经营模式,引入工业化的管理思想、技术、品牌营销方式以及人才,把农业产品像工业品那样加工和经营,打造品牌和产业。

例如,安陆白花菜作为腌菜并不具有市场优势,但当地以白花菜为切入点,嫁接工业思维,将其二次加工,不断拓展加工产品种类,不断提高附加值,最终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特产品。

期待看到更多村镇挖掘深加工潜力,像工业品一样做到“专精特新”,让传统农产品华丽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