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场“城”与“乡”融合发展的“双向奔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城市发展重在包容、创新,乡村振兴重在传承、提升,要把握好“城”与“乡”发展的功能定位,建设和美乡村,加快要素流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城”与“乡”的“双向奔赴”,答好城乡融合发展“人民满意”题,让人民群众共建共享城乡融合发展成果。

绘制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为双向奔赴“加码赋能”。乡村之美,美在经济,更美在“乡音”“乡容”。要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充分乡村自然条件、资源优势等因素,构建农林牧渔齐发展、农文旅相融合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培育农耕研学、森林康养、星空露营等乡村发展新业态,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优势互补、产业融合,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要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农村改厕等行动,提升乡村环境卫生水平,坚持将保留乡村传统文化生态与农村环境整治相结合,让村容村貌整洁有序,也留住浓浓的乡村烟火气。要想方设法为农民增收,支持村民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经营和服务,引导村民入股乡村生产合作社,开办乡村民宿、家庭农场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经济收入。

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新路径”,为双向奔赴“加油鼓劲”。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既要从村里找答案,也要从城里找答案。要破解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实现城乡要素融合互动与资源优化合理配置。要放宽农村人口落户城市限制,提高户籍迁移、登记便利度,拓宽高素质人才返乡创新创业途径,通过院校共建、企村结对等方式,探索建设乡村创业指导中心、人才培养基地,搭建乡村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在集聚人才、留住人才、赋能人才方面下功夫。要充分利用资源和制度优势,加强财政资金支持、吸引社会资本,引进先进技术,为乡村产业发展输血,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培育壮大乡村产业。

优化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新格局”,为双向奔赴“精准发力”。发展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划具体发展思路和措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好就业、教育、住房、社保等方面重点保障工作。要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将乡村转移人口纳入城市住房保障政策范围,完善乡村道路建设,畅通城乡融合发展“最后一公里”。要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村转移人口等社会保障制度和随迁子女教育权利,加大乡村教育支持力度和资源投入,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提升乡村养老服务能力,探索开设乡村养老服务中心,整合医疗与养老资源,对接城市养老服务,提高乡村健康养老服务能力。

本文转载自:云梦县人民政府